|
![]() |
|
您的位置: 五子棋网 >> 五子文库 >> 研究探讨 >> 心得体会 >> 正文 |
探讨:五子棋的“基本型” 作者:许相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20 |
||
【基本型】是本人提出的一个假设的概念,我们在讨论五子棋时常常会提到对连珠棋种种限制的突破,比如天元落子, 26种开局等等。但是这些限制一旦被突破之后,随之的问题就接踵而至,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五子棋棋型的组合是千变万化,近似于无限。我们怎样才能把握它们呢?是否按照某种规律得到一些一些最基本的棋型,而所有的可用变化都是由这些最基本的棋型不断的组合而形成的呢? 【基本型】存在的意义: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我又要弄出必胜开局之类的东西,但是通过这些所有的必胜开局的把握,确实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五子棋并掌握它一些特定的规律。 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开局大致分为五种:黑必胜,黑优势,平衡,白优势,白必胜;可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种: 黑胜或白胜。所以以上的五种类型开局即可表述为 必胜局:先手方用最少的手顺既能胜利 优势局:先手方用较多的手顺才能胜利 平衡局:先手方需要用最多的手顺才能胜利 这里依然存在一个问题:既然不是黑胜就是白胜,那我们下它的意义在哪里?可以说除了必胜局之外其他的局面黑白双方的先后手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必胜局中先手方可能通过几个固定的点就能稳操胜券;可是在其他的局面当中每个虽然在每个关键环节也存在必胜的点,但是选择性却大大加强。比如一个人在每个岔路口都有明确路标的前提下可以顺利的达到目的地,可是岔路口变多并且没有任何指示的标志,那想要达到目的地就要费一番周折,可能还会事与愿违。这就是五子棋对弈的意义所在。每一种开局都包含一种用最短的手顺就能达到先手方胜利的棋型,这就是这个开局的骨架。围绕这个骨架的所有可用变化都可以看做是它的延展 举个例子: 假设浦月开局中有一个必胜的手顺是13手棋,每一手棋都存在唯一的落点,将这13手棋展开后,可能会是130手棋,每一手棋可能存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不同落点的选择,每个落点的结果也不同。尽管它有必胜,可随着变化量的增加,也会大大增加了浦月开局的难度。 显然基本型不是现在的26种开局,它可能连基本型的一半还不到。不过基本型这个概念的最终确定可能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如果不用固定的天元落子,那基本型是否也随落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其次,就是我们掌握基本型是要用它来争取胜利还是用它来达到双方的均衡?
飞熊 有几点疑问
1没有真正的平衡局,任何局面下到最后不是黑胜就是白胜,只是手顺长短的问题 2每种开局都包含一个先手(先行的黑棋或后行的白棋)必胜的最短手顺,我们说的对弈过程就是将这个最短手顺的每个点全部或部分展开,使每个点的选择从唯一点到许多点,其中必然有必胜点,有优势点和平衡点的分化,从而延长先手五子成连的过程,最大限度的让变化量达到最大。 PS:还要说一句,黑白双方先后手的转化来源于他们对必胜点,优势点,平衡点的选择。 举个例子 a代表必胜点,b代表优势点,c代表平衡点 假如黑棋用5手就取得了必胜的局面,那他所下的五个点就可以看做是 黑:(a)(a)(a)(a)(a)每个括号内就是一个集合,每个集合最小的元素就是黑棋所选择点 白:(c)(c)(c)(c)(c),因为黑棋是必胜的局面,而白棋所选的点相对于黑棋来说就是必败点,可是对于他自身来说就是平衡点,表示白棋取胜的手顺相对于黑棋而言被无限的延长。 假如我们将这个对局中黑白双方对弈的过程放大就会出现下面的局面 黑:(a,b)(b,b)(b,a,c)(c,c,b)(c,b,a)(b,c,c)(c,c,c)在这个对弈的过程中黑棋从刚开始的必胜点与优势点的选择到最后的完全的平衡点,可以说是经历了从掌握先手到丧失先手的完败过程 白:从略。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许相公 ) | ||
|
|
设为首页 ![]() ![]() ![]() ![]() ![]() ![]() ![]() |
|